潍坊滨海区: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强区
2020-05-21 14:46:26
Landbridge平台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近日,伴随着低沉而悠扬的鸣笛声,“潍坊-烟台”“潍坊-日照”“潍坊-锦州”“潍坊-福建”4条内贸集装箱新航线实现首航,每年将为潍坊港带来10万标准箱增量。潍坊港吞吐量逐年大幅增长,航线通联四海,亿吨大港建设步稳蹄疾,成为潍坊滨海蓝色蝶变的缩影。
岁月回眸,昔日的滨海,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曾几何时,广袤、荒凉是许多人印象里滨海的代名词。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今日的滨海逐梦深蓝、向海图强,渤海莱州湾粼粼的波光映照着这片沸腾的热土,机器轰鸣、塔吊林立、车水马龙,现代化的工厂,日新月异的新城,走向世界的港口,优美的生态环境,书声琅琅的大学校园,群众安居乐业,一份美丽的蓝色画卷在海风中徐徐展开。
在潍坊北部开发的过程中,历届潍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都为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无数的滨海人更是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意志,创造了改革发展的辉煌业绩,让沉默了千百年的广袤盐碱地,成为了开发建设的热土。
1995年8月15日,成立潍坊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5年12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定为省级开发区,定名“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2010年4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5”“2010”“2020”,在这段浓墨重彩的时间轴上,这几个数字成了滨海区砥砺前行的重要坐标,串联起了继往开来、翻天覆地的发展历史。10年来,滨海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70%,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增长176%,公共财政预算增长390%。
近年来,山东省加强统筹联动,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海洋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效益、要安全是大势所趋。”4月8日,潍坊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更是为潍坊滨海逐梦“深蓝”坚定了航向。
“滨海区正全力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强区、美丽生态滨海新城,争做全市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开放发展的领头羊!”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滨海区党工委书记范福生说。
转身向海打开走向世界的大门
1990年,潍坊市港务局购买了潍坊港的第一条现代化货轮“鸢飞号”,而3700吨级的“鸢飞号”当时却无法进入潍坊港停泊。
20多年来,潍坊港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走来。1996年,潍坊港正式开工建设,拉开了建设现代化亿吨大港的序幕;1998年,潍坊港正式通航运营;2009年,潍坊港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2011年,潍坊港获批对台海运直航;2019年,潍坊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486万吨。
经过多年发展,潍坊港由单一散杂货集散向集装箱、液化品、客货滚装、仓储中转、综合物流、临港产业等综合服务全方位拓展。
目前,潍坊港中港区拥有生产性泊位27个,其中万吨泊位20个,3.5万吨级航道通航、5万吨级航道加速推进。鲁辽运输大通道、“营满欧”海铁联运等,带动山东全方位融入“一带一路”。
潍坊滨海区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依托潍坊综合保税区北区,积极融入山东自贸区试点建设,全力申报山东自贸区潍坊滨海片区,主动融入全省港口发展格局,统筹推动3.5万吨级航道清淤疏浚、5万吨级航道和港口泊位建设,加快推动中粮贸易潍坊港粮食物流、宝能(潍坊)智慧城市供应链等重点项目落地投产,延伸临港加工制造、港口贸易、海港物流等产业链条,培育形成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服务贸易港。
荣乌、潍日等高速公路和多条国省道穿境而过,益羊、德大、黄大、大莱龙、疏港等多条铁路在此交汇,依托港口、铁路及潍坊机场北迁等,建设海陆空一体物流交通枢纽,为经济发展打通“经脉”。
走向深蓝构筑海洋产业体系
“盐宗”夙沙氏曾在潍坊滨海煮海为盐,“盐神”管仲在此兴渔盐之利,潍坊滨海的海盐产能占全国的1/5,合成碱、溴系阻燃剂等20多个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滨海区从过去单一的海洋化工产业起步,构筑起完备的海洋产业体系,高端化工、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成为支柱产业,滨海旅游、临港物流、职业教育等新兴产业顺势崛起。
潍柴、弘润、新和成(25.770, -0.19, -0.73%)、国邦等一批龙头企业勇立潮头,不断发展壮大,“雁阵型”产业集群加快培育;鼎成新材料、冀凯装备、天维膜、祥维斯等一批“隐形冠军”“瞪羚企业”蓄势待发;中海油、中化、中车交通、中粮贸易、中棉等一批“国字号”项目纷至沓来,迅速掀起产业发展新高潮。
“滨海区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快布局海洋优势特色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层次迅速提高。”潍坊滨海区经济发展局党支部书记、局长董广明说。
立足海洋特色,发展海洋产业。2008年9月,潍柴重机(7.470, -0.07, -0.93%)项目动工建设。多年来,潍柴在滨海不断扩大投入,潍柴滨海产业园已建成投用潍柴重机、铸造、中速柴油机等多个项目,潍柴动力(13.650, -0.25, -1.80%)制造基地项目加快推进,着力打造全系列船舶动力制造基地。
浙江新和成落户开发区十几年来,相继成立了5家企业,投资200多亿元建设新和成北方基地。“2022年前后,我们将会建设成为一个绿色、安全、智慧、高效的国际一流的精细化工产业园区,预计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山东新和成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孟建波说。
2020年,滨海区全面实施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两位数增长、“双招双引”提质增效“三率”齐升、扩大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等“十大攻坚行动”。
2月以来,总投资431亿元的1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96亿元的15个项目集中网上签约,总投资4.63亿元的6个高层次人才项目签约,“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未来的滨海,依托滨海化工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科技创新园、临港产业园4大产业功能区和商务居住区、海洋科技大学园、旅游度假区3大城市功能区,加速向产业强、效益高、有特色的平台载体迈进,打造特色化发展的产业强区,“高端化、智慧化、生态化、集群化”将成为新的品牌名片,国内顶尖研发机构将在此开花结果,更多国家级人才纷至沓来,滨海区将建设成为环渤海湾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隆起带。
“新时代、新动能、新滨海。我们将以开发区体制机制重塑为契机,努力推动滨海在国家级开发区中进位争先,在全省沿海经济开发中引领示范,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走在前列,引领潍坊北部沿海加速崛起。”潍坊滨海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恒道说。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台常务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沈阳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成都厚鲸集装箱租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安德龙国际物流集团
- [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逆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天津海铁联捷集团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LLC ST GROUP
- [常务理事单位] 宏图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哈萨克斯坦Falcon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和泰源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战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亚华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海晟(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西格玛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