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二
2012-11-22 15:26:24
Landbridge平台
统产业划分不同,它是对传统产业中涉及到“创意”的相关行业的一种整合。一方面它包括第二产业中的一部分,如制造业中的设计部分,为生产者提供“创新”部分服务;另一方面包括相当多的第三产业中的行业,如广告、表演、出版等一些服务行业,单独分离出来形成一门产业;还可涉及到第一产业,如观光农业等。本质上是服务行业,它以创意为核心,推崇创新,尊重个人创造力,把个人的思想转化为产品,将具体的、原创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科技创意转换成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业,并发挥产业的功能创造财富,增加就业。文化创意产业颠覆了传统的价值增值理论,将创新引入生产函数,把高新技术融入传统产业,创造出新的价值增值源泉,由此带来高附加值。
4.呈现小企业集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是人的创造力,其中许多企业都是由创意天才、艺术家和有技能的人创办的,“少量的大企业,大量的小企业”成为普遍现象,组织形式多为几个到十几、二十人的小型设计企业或团体,或者更少,被称为微小企业(员工在 2-3 人之间)。其中创意人员占据主导地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对周边制造业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
然而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中小企业为弥补自身的企业内部规模不经济的缺陷,通常采取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集聚来达到外部规模经济的目的,用灵活多样的网络性市场交易合约替代官僚性质的科层性企业组织合约,并通过知识的累积性增进和信息的节约而体现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出巨大的优势。创意企业呈现小型化、扁平化、个体化、灵活化的特点,产业组织呈集群化、网络化发展。
三、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发展现状
(一)沿线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整体经济水平不高,经济结构水平也比较低,且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的地带性差异。
1.发展差距较大,中西部省份经济总量水平不高
从1991年陆桥开通以来,沿桥省份的经济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相对于全国整体水平,仍处于较低地位。虽然沿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90年到2007年增长了较大幅度,年均增长率均在15%以上,但相对于全国平均,仍处于较低水平。在 GDP 的增长速度方面,除江苏、山东、河南、陕西、宁夏之外,其余的五个地区的1990~2007年均增长速度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不管从增长速度还是人均GDP 占有方面,内陆地区的经济水平明显低于东部沿海的两个省区。显然,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区域倾斜发展政策的影响结果。2002年以来的GDP增长速度,沿桥地区相对于全国有了较大提高,沿线省份 GDP 之和占全国的比例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另外,从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新亚欧大陆桥沿线 10 个省份的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以2007年各省份的国内生产总值分析,2007年GDP最高的省份是山东省,其GDP达到25966亿元,GDP最低的省份是青海省,其GDP仅为784亿元,二者相差25182亿元,最高省份是最低省份的33倍。从人均GDP的角度来讲,沿桥地区的经济水平在全国明显处于较低水平。1990-2007 年只有江苏、山东和河南三省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2007年人均GDP最高的省份是江苏省,其人均GDP达到33759元,人均GDP最低的省份是甘肃省,其人均GDP达到10326元,相差23433元。
.2 .3 .3 .0 .5 .2 .5 .7 .8 .7 .7 .6 .0 .0 .4 .3 .9 .3
比 /
2 1 1 1 0 1 1 1 1 1 1 1 2 3 4 6 6 7
占
8 5 5 9 9 7 6 0 3 1 6 .2 .7 .8 .3 .4 .5 .9
. . . . . . . . . . . 5 2 2 8 7 3 9 6
7 1 3 3 7 3 6 3 2 7 4 5 3 2 7 1 2 2 7
国 6 8 2 3 9 9 7 7 0 7 1 4
6 7 9 3 1 7 1 9 4 6 2 6 3 8 8 2 9 5 .
全 9 0 5 9 3 1 9 6
8 1 6 5 8 0 1 8 4 9 9 0 2 3 5 8 1 4 1
1 2 2 3 4 6 7 7 8 8 9 1 1 1 1 1 2 2
5 7 7 .5 .5 .0 .6 .1 .6 .4 .7 .0 .3 .5 .3 .0 .6 .2 2
. . . 7 0 0 2 2 5 9 2 2 5 6 6 5 3 1 0
计5 0 2
0 1 2 6 1 7 5 3 2 1 8 6 5 7 8 2 2 8 .5
0 8 4 9 7 9 4 0 8 4 4 6 4 8 9 4 1 1 7
合 0 4 8 2 5 6 8 1 4 8 4 4 6 8 3
6 6 8 1 1 1 2 2 2 2 3 3 3 4 5 6 7 9 1
1 7 6 4 5 3 4 1 2 3 2 1
0 9 3 6 7 1 2 . . . . . . . . . . .
. . . . . . . 1
0 6 8 4 5 8 6 9 4 5 3
疆4 5 5 3 2
2 5 2 5 6 8 9 8 0 0 4 2 .
1 6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表3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省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情况(亿元)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南 山西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
1990 1416.5 1511.2 658.0 934.7 429.3 404.3 242.8 64.8 69.9 27
1991 1601.4 1810.5 663.6 1045.7 468.5 466.8 271.4 71.8 75.1 33
1992 2136.0 2196.5 801.2 1279.8 570.1 538.4 317.8 93.1 87.5 40
1993 2998.2 2779.5 1069.8 1662.8 704.6 661.4 372.2 103.8 109.6 50
1994 4057.4 3872.2 1488.5 2224.4 853.8 816.6 451.7 134.0 138.2 67
1995 5155.3 5002.3 2003.6 3002.7 1092.5 1000.0 553.4 169.8 165.3 82
1996 6004.2 5960.4 2339.3 3661.2 1308.0 1175.9 714.2 193.6 183.6 91
1997 6680.3 6650.0 2670.0 4079.3 1408.1 1300.0 781.3 210.9 202.1 10
1998 7200.0 7162.2 2805.0 4356.6 1486.1 1381.5 869.8 227.5 220.2 11
1999 7697.8 7662.1 2908.6 4576.1 1506.8 1487.6 932.0 241.5 238.4 11
2000 8582.7 8542.4 3038.2 5137.7 1643.8 1660.9 983.4 265.6 263.6 13
2001 9511.9 9438.3 3290.1 5640.1 1780.0 1844.3 1072.5 298.4 301.0 14
2002 10631.8 10552.1 3553.6 6168.7 2017.5 2101.6 1161.4 329.3 341.1 15
2003 12442.9 12078.2 3923.1 6867.7 2855.2 2587.7 1399.8 445.4 390.2 18
2004 15003.6 15021.8 4759.3 8553.8 3571.4 3175.6 1688.5 537.2 466.1 22
2005 18305.7 18516.9 5375.1 10587.4 4179.5 3772.7 1934.0 606.3 543.3 26
2006 21645.1 22077.4 6131.1 12362.8 4715.0 4520.1 2276.7 710.8 639.5 30
2007 25741.2 25965.9 7364.2 15012.5 5733.4 5465.8 2702.4 889.2 783.6 35年均增长率 18.600 18.209 15.266 17.741 16.470 16.554 15.228 16.656 15.277 16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率
长 0 8 7 9 8
2 8 5 7 6 4 9 8 7 2 3 3 0 9 9 1 8 0
8 . 0 . . 2 0 4 2 . 1 . 1 3 0 4 6 3
增. . . . . . . . . . . . .
1 2 0 0 1 2 1 0 0 0 0 0 1 3 4 5 1 1
比 - - - - -
占
0 8 1 4 1 3 8 5 7 5 4 2 4 7 1 0 7 5
国 6 6 2 4 1 0 9 6 5 8 7 6 6 7
.8 . . . . . . . .8 .2 . . .7 . . . . .
9 6 3 1 6 6 7 0 6 6 0 0 9 2 7 4 5 7
全 1 2 3 3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7 1 3 6 6 9 6 4 8 0 4 0 3 0 1 7
计8 4 6 2 1 9 3 4 7 1 9 7 5 8 6 2
. . . . . . . . .1 .9 . . . . . . . .
1 3 3 0 4 8 8 1 7 5 0 0 0 6 2 0 7 9
合1 1 2 3 3 2 1 1 1 1 1 1 2 2 1 1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表4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省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南 山西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1990 7.16 16.79 6.77 9.87 14.08 12.81 11.99 9.46 15.73 26.031991 13.05 19.81 0.85 11.88 9.13 15.46 11.78 10.80 7.44 22.591992 33.38 21.32 20.74 22.39 21.69 15.34 17.10 29.67 16.51 19.771993 40.37 26.54 33.52 29.93 23.59 22.85 17.12 11.49 25.26 25.681994 35.33 39.31 39.14 33.77 21.18 23.47 21.36 29.09 26.09 33.251995 27.06 29.18 34.61 34.99 27.96 22.46 22.51 26.72 19.61 22.471996 16.47 19.15 16.75 21.93 19.73 17.59 29.06 14.02 11.07 10.561997 11.26 11.57 14.14 11.42 7.65 10.55 9.40 8.94 10.08 15.121998 7.78 7.70 5.06 6.80 5.54 6.27 11.33 7.87 8.96 6.341999 6.91 6.98 3.69 5.04 1.39 7.68 7.15 6.15 8.26 4.642000 11.50 11.49 4.46 12.27 9.09 11.65 5.51 9.97 10.57 16.762001 10.83 10.49 8.29 9.78 8.28 11.04 9.07 12.35 14.17 8.882002 11.77 11.80 8.01 9.37 13.35 13.95 8.29 10.36 13.34 7.592003 17.04 14.46 10.40 11.33 41.52 23.13 20.53 35.25 14.39 18.022004 20.58 24.37 21.32 24.55 25.08 22.72 20.62 20.61 19.45 17.112005 22.01 23.27 12.94 23.77 17.03 18.80 14.54 12.86 16.57 17.892006 18.24 19.23 14.06 16.77 12.81 19.81 17.72 17.24 17.70 16.942007 18.92 17.61 20.11 21.43 21.60 20.92 18.70 25.11 22.53 15.69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历年计算
6 8 9 4 1 6 0 6 2 4 1 5 4 0 7 6 3 2
7 5 7 3 5 2 6 0 1 3 0 8 8 .4 .4 .1 .2 .3 9
. . . . . . . . . . . . . 0 9 2 2 5 8
国 2 0 7 1 1 9 5 8 5 9 8 1 7 4
3 8 9 8 2 1 1 8 6 2 2 9 6 1 9 1 2 8 .
全 5 2 0 1 8 5
6 8 2 9 0 0 8 3 7 1 8 5 3 0 2 4 6 8 1
1 1 2 2 4 5 5 6 6 7 7 8 9 1 1 1 1 1
1 8 3 4
4 7 2 1 2 6 5 2 4 8 5 8 7 2
0 1 0 7 8 3 4 4 5 4 9 0 7 .1 .6 .8 .1 8
. . . . . . . . . . 4 . . . 8
. 1 7 3 6
计6 3 6 8 3 6 5 2 2 3 3 9 2 6
4 4 4 5 8 .
8 6 3 2 9 6 4 0 7 9 1 8 8 7
合 1 7 2 4 6
4 6 0 6 4 4 2 8 1 4 1 7 5 9 2 4 7 0 1
1 1 2 2 3 4 5 5 6 6 7 7 8 9 1 1 1 2
1 7 3 9
3 3 9 5 9 4 0 6 2 8 7 4 8 7
0 1 9 9 8
8 7 1 6 2 4 9 0 8 3 2 5 0 8 . . . .
. . . . . . . . . . . . . . 7
3 6 4 6
疆1 0 5 9 6 6 9 0 3 7 7 9 3 0
2 5 5 1 .
9 6 4 4 2 6 9 9 8 7 1 8 5 5
1 9 8 8 4
新 2
7 1 5 1 1 9 3 1 3 5 3 9 3 7 2 4 6 1
1 2 2 3 4 4 5 6 6 6 7 7 8 9 1
1 1 1 1
6 9 5 0 1 9 0 0 3 1 3 0 2 2 0 9 1 3
8 7 8 5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表5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省份历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南 山西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1990 2093.28 1793.92 1162.34 1080.70 1480.88 1219.24 1076.72 1391.51 1563.7
1991 2339.96 2121.51 1156.70 1193.31 1592.53 1388.05 1187.75 1515.15 1654.1
1992 3090.64 2560.02 1382.81 1444.31 1913.53 1581.20 1373.38 1930.45 1898.0
1993 4303.26 3224.48 1836.57 1858.71 2338.83 1921.00 1587.21 2114.66 2346.9
1994 5779.33 4474.98 2527.59 2464.16 2803.75 2345.88 1899.50 2659.42 2915.6
1995 7295.90 5749.11 3382.75 3299.67 3550.21 2846.57 2269.89 3313.95 3436.5
1996 8444.54 6814.22 3926.98 3991.71 4206.79 3318.94 2895.01 3714.43 3762.3
1997 9345.87 7548.24 4455.94 4413.39 4483.12 3641.46 3132.72 3987.22 4074.6
1998 10024.42 8072.81 4662.57 4676.97 4684.76 3841.77 3452.96 4239.89 4377.7
1999 10671.96 8587.87 4806.78 4874.93 4703.35 4111.69 3664.88 4444.96 4674.3
2000 11713.46 9518.04 4986.44 5414.90 5061.30 4557.96 3845.76 4790.91 5108.3
2001 12932.72 10459.12 5369.01 5902.78 5440.62 5040.37 4165.09 5297.75 5754.3
2002 14404.27 11635.31 5783.79 6417.07 6125.43 5720.20 4479.10 5761.28 6460.4
2003 16801.48 13261.03 6365.57 7104.27 8614.91 7012.79 5377.76 7676.11 7307.1
2004 20186.48 16394.02 7641.81 8802.91 10708.53 8571.07 6447.08 9139.88 8647.5
2005 24489.18 20022.57 8782.88 11287.2312457.5910141.64 7455.59 10172.1510005.
2006 28668.98 23716.15 10034.5313163.1113970.3412101.93 8736.38 11767.5511669.
2007 33758.89 27720.63 12036.9116038.9516897.5814583.2210326.3314577.0514195.年均增长率 17.770 17.474 14.740 17.195 15.397 15.717 14.224 14.818 13.85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历年计算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2.产业结构偏低,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
根据配弟—克拉克的产业结构理论,随着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地区产值产业结构会发生从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转移方式,这也分别代表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社会递进演化过程。
2007年我国的产业结构为11.3:48.6:40.1,处于工业社会的稳步发展阶段。但是,陆桥省份的经济结构却发展良莠不齐。通过对2007 年陆桥沿桥省份的产值、从业人员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沿桥各省大体上都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各省第二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 40%以上,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大都在 30%以上。安徽、河南、甘肃、新疆的第一产业比重大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青海第二产业比重大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沿桥各省第三产业比重均没有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沿桥各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态势较差。
表6 2007年陆桥沿桥省份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从业人员构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江苏 7.1 55.6 37.4 22.7 43.7 33.7山东 9.7 56.9 33.4 37.2 32.7 30.0安徽 16.3 44.7 39.0 45.9 25.7 28.4河南 14.8 55.2 30.1 50.6 25.8 23.7山西 4.7 60.0 35.3 41.2 26.7 32.1陕西 10.8 54.2 34.9 48.5 19.8 31.6甘肃 14.3 47.3 38.4 54.4 14.4 31.1宁夏 11.0 50.8 38.2 45.7 22.7 31.6青海 10.6 53.3 36.0 44.4 20.6 35.1新疆 17.8 46.8 35.4 52.0 13.7 34.3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全国 11.3 48.6 40.1 40.8 26.8 32.4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3.中西部省份经济外向性水平较低
大陆桥的开通,为中国西部内陆省份打开了一个出口,缩短了中国西部同中亚、东欧地区的联系,使西部地区由过去的经济闭塞区成为中国对外联系的前沿。中国与中亚及东欧地区在人才、技术和资源方面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大陆桥的开通为要素的流动提供了便利通道。而且,沿桥地区成为横贯中亚到太平洋海岸的金色通道。因此,大陆桥在发展外向性经济方面存在较强的优势。但通过2000-2007年陆桥沿桥省份经济外向性分析,发现沿桥十个省区的经济外向度都比较低。
2007 年各省的经济外向度除江苏省以外,其他各省都低于全国的水平,江苏省的经济外向度更是仅有5.99。显然,大陆桥目前仍处于一个交通运输通道的作用,尚未形成经济通道,过境运输并未对地区经济起到带动作用。除江苏和山东的经济外向度有较大提高外,其余地区的经济外向度提高速度缓慢,而且,江苏、山东二省的经济外向度提高也是由于其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便于发展对美、日及东南亚地区的贸易。
表7 2000-2007年各省份经济外向性比较
地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全国 39.58 19.55 42.70 51.89 59.76 63.82 66.52 66.82江苏 44.03 29.75 57.99 80.73 94.23 102.38 105.06 104.14山东 24.22 14.26 29.31 33.88 33.41 34.08 34.54 36.18安徽 9.12 2.49 9.79 11.98 12.54 13.95 15.99 16.60河南 3.68 0.88 5.01 6.73 6.40 6.00 6.34 6.53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山西 8.89 1.22 14.76 15.02 12.47 10.91 11.26 15.49陕西 10.67 1.64 10.96 11.38 9.49 9.98 9.50 9.67甘肃 4.80 0.69 7.40 7.65 8.64 11.18 13.45 15.68宁夏 13.81 2.06 12.42 13.85 13.99 13.11 16.19 13.64青海 5.02 0.64 5.69 7.28 10.22 6.26 8.16 5.99新疆 13.74 0.53 15.96 21.32 21.11 25.07 23.94 29.86北京 165.76 25.14 68.79 51.66 129.14 149.87 160.99 158.28天津 86.64 64.51 92.20 96.48 111.79 118.48 118.82 108.52河北 8.52 2.68 9.23 11.59 13.20 13.09 12.89 14.28内蒙古 15.50 0.69 12.56 11.19 10.13 10.29 9.86 9.74辽宁 33.75 20.07 36.82 41.20 42.68 42.90 42.06 41.39吉林 11.69 6.08 15.01 20.94 18.00 14.83 14.82 14.95黑龙江 7.60 0.60 9.99 12.69 11.83 14.27 16.60 18.78上海 99.54 61.52 110.56 136.74 164.02 167.20 175.76 178.01浙江 38.18 14.56 49.21 56.60 60.53 65.71 70.78 72.23福建 44.82 29.26 53.61 64.09 68.24 68.11 66.16 61.74江西 6.71 1.07 6.74 8.72 8.45 8.24 10.62 13.18湖北 6.24 2.34 7.76 10.11 9.94 11.42 12.42 12.36湖南 5.63 1.16 6.54 8.35 7.98 7.58 7.84 8.08广东 145.77 76.67 159.00 151.19 156.66 157.34 161.39 156.50广西 8.21 1.72 8.79 9.46 10.31 10.45 11.06 11.93海南 20.57 12.27 24.84 22.84 35.23 23.37 22.09 22.04重庆 9.30 1.48 8.49 9.33 11.85 11.51 12.69 13.84四川 5.26 1.25 7.57 8.98 8.91 8.80 10.22 10.50贵州 5.50 0.48 6.85 9.02 7.47 5.83 5.70 6.35云南 7.68 0.85 8.63 8.81 10.05 11.23 12.52 14.23西藏 9.19 0.14 6.42 6.43 7.51 6.75 9.04 8.82注:经济外向型用各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与GDP的比值表示。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4.人口数量大,素质较低
在地区经济运行中,人是主要的要素组成部分。他既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也是经济发展的承受者。地区人口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高素质的劳动力推动与产生了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促进经济的革命性发展。但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影响了地区人口的总量水平变化与结构组成。因此,研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究地区社会发展现状,首先要分析地区人口现状。
表8 2007年各省份人口现状分析
地区 年末总人 人口自然 总抚养 每万人大专及以 文盲人口占15岁及
(万人) 增长率(‰)比(%)上人口数量(人)以上人口的比重(%)全国 132129 5.17 37.42 0.55 8.40江苏 7625 2.30 34.07 0.70 8.19山东 9367 5.00 33.61 0.50 8.21安徽 6118 6.35 45.72 0.34 16.83河南 9360 4.94 38.78 0.35 7.91山西 3393 5.33 36.67 0.62 4.26陕西 3748 4.05 36.98 0.67 8.89甘肃 2617 6.49 39.92 0.33 19.33宁夏 610 9.76 42.26 0.62 13.80青海 552 8.80 40.74 0.60 18.40新疆 2095 11.78 39.38 0.75 4.29沿桥 45485 0.50
北京 1633 3.40 24.72 2.58 3.34天津 1115 2.05 28.54 1.34 3.85河北 6943 6.55 34.44 0.35 6.25内蒙古 2405 4.48 31.33 0.65 8.23辽宁 4298 1.53 30.40 0.88 3.76吉林 2730 2.50 28.07 0.66 4.55黑龙江 3824 2.49 28.36 0.56 4.36上海 1858 3.04 28.56 1.86 4.04浙江 5060 4.81 33.86 0.74 10.12福建 3581 6.00 38.28 0.49 11.20江西 4368 7.87 46.19 0.60 7.20湖北 5699 3.23 34.39 0.71 8.70湖南 6355 5.25 37.19 0.53 5.35广东 9449 7.30 36.04 0.55 4.12广西 4768 8.20 45.12 0.34 5.82海南 845 8.91 43.29 0.53 8.54重庆 2816 3.80 44.11 0.33 8.00四川 8127 2.92 43.11 0.36 10.62贵州 3762 6.68 55.09 0.27 16.59云南 4514 6.86 42.81 0.34 16.13西藏 284 11.30 39.57 0.10 36.77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2007 年,陆桥沿线地区的总人口为 45485 万人,占到全国总人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口的34.4%。人口自然增长率地区平均为6.48‰,大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其中青海、宁夏、新疆等少数民族聚集,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人口增长率却远大于地区平均和全国平均值。在总抚养比方面,沿桥地区也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宁夏和青海总抚养比超过了40%。
在人口素质方面,仅仅从文盲人口占 1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的情况看,陆桥地区的平均值为 11.01,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一地区的人口素质低于全国水平。从每万人大专及以上人口数量来看,沿桥地区平均每万人大专及以上人口数量为0.5,低于全国 0.55 的水平。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沿桥地区的人口素质较为低下,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5.结论
根据国际通道促进区域经济布局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我国学者认为,新亚欧大陆桥将经历“路桥”—“商桥”—“经济带”的发育演化过程。“路桥”是指大陆桥贯通营运之初,仅仅是一条运输通道,主要从事国际国境运输,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尚未起到带动辐射作用。“商桥”是指随着陆桥运输的发展,沿桥地区之间通过大陆桥进行的经济交流日益增多,陆桥辐射作用逐渐增大,促进了沿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交通优势变为流通优势,“路桥”变成“商桥”;“商桥”的壮大和发展必将有力地推动沿桥地带资源、人才、资金、技术的信息的广泛交流,促进沿桥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最终形成以大陆桥为主轴,以沿线大、中城市为依托,东西结合、双向开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具有强大内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走廊,进而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汇融合的巨大经济带。我们认为在新亚欧大陆桥从“路桥”到“经济带”的转变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大陆桥仍然还只是一个“过路桥”,而未起到“商桥”的作用
自1992 年大陆桥接轨开通以来,陆桥依然只是作为一个交通运输通道,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带动辐射作用较弱,沿未起到“商桥”的作用。沿线地区的经济外向度与外商投资比重虽有一定提高,但增加幅度小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根据研究,从生产要素到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中国都与新亚欧大陆桥国家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可为中国西向利用中亚的自然资源、欧盟的资金技术,东向日韩的资金技术提供了一个客观条件,而且,中国在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对沿桥地区存在优势。因此,要积极加强沿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尤其是吸引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与技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2)沿线地区整体经济水平不高,经济结构水平也比较低
大陆桥沿线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指标在全国大都位于较低地位,除山东和江苏之外,几乎其他各地的经济指标都在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主要原因表现在人口基数大、从业人员素质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率低等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国有工业企业主要以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对大量的低素质的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较小,因此,全员劳动生产率低,经济产出低。低产出导致积累、缓慢的技术和产品更新,因此,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总处于劣势,也缺乏一定的职工培训能力,低素质的劳动力和低水平的资源加工产业形式相结合,一方面产品受价格剪刀差的作用,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也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3)沿桥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的地带性差异
大陆桥目前在促进沿线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并缩小省区之间差异方面的贡献还很小,十个省区依旧呈现出经济总量和结构水平的东、中、西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山东两省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工业结构、经济运行质量方面都优于其余的中部与西部的8个省份。而且,国内大陆桥沿线省区之间也存在着生产要素的互补和差异性。因此,要加强省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国内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西部地区可在吸引外资之外,积极吸引东部地区的国内资金转移和产业转移,发展跨地区的企业集团,促进地区经济合作。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二)沿线省区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尚未对文化创意产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分类①,因此各省份在统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时候采取了不同的口径和方法,很多省份也没有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还有些省份文化创意产业是和文化产业混淆在一起的。基于各省份对文化创意产业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对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十个省份及重点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进行了大致的分析汇总。
1.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全省基本情况
早在1996 年,江苏省就提出“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的发展口号。2000 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将文化产业正式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契机,江苏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事业单位松绑,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2006年,江苏省制定了“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总体目标,提出“十一五”期间江苏要建设成文化产品丰富、文化人才荟萃、文化设施配套、文化服务完备、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市场有序、文化体制先进、文化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文化强省。在文化产业方面,规划确定了 10 大重点发展产业,即: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数字内容及动漫、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广告会展、文艺演出、休闲娱乐。确定了重点建设①目前只有北京市制定了详细的文化创意产业分类表,详见附录。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的十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图书流通体系、推进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建设动漫基地、规划建设江苏影视基地、规划建设江苏省创意文化基地、培育艺术品和书画拍卖市场、研发生产数字视听产品、扩建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江苏报业印刷复制产业园、建设江苏文化产业园)。以十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为突破口,江苏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一批有规模优势、品牌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的市场主体,形成一批管理规范、辐射能力强的专业市场,形成一批集创意、制作、展示、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文化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于服务业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7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70亿元(不含个体经营户),比上年增长27%,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23%,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了动漫影视、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工艺美术、文艺演出等优势文化产业门类。根据不同城市和区域的特点,江苏省科学规划以高科技文化产业为主的产业园区和基地,把基地和园区建设作为促进和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新集聚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立足江苏文化资源优势,分类指导全省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优先发展影视和动漫制作、时尚设计、与旅游相结合的大型文艺表演等项目,徐州、扬州、南通、盐城、连云港等城市加快发展工艺美术、文化旅游、文化休闲类项目,泰州、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宿迁市开辟农家乐、田园风光旅游等项目,把文化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开放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
在动漫产业方面,江苏省拥有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四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占全国国际级动漫产业基地总数的24%,是产业基地最多最集中的身份。2007 年,江苏省全年生产发行原创动画片15569分钟,产量达全国总量的15%,位居全国第三,与排名第二的广东省仅相差几百分钟,超出了排名第四、第五的上海、浙江 5000分钟以上。2007 年也是江苏优秀动画作品的丰收年。全年国家广电总局评选并向全国电视媒体推荐播出了 33 部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其中6部为江苏原创动画片,位列全国第二。
在出版发行方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收入超过90亿元,总资产高达 118.86 亿元,是国内出版发行行业首个资产超百亿的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9年位居全行业榜首,在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出版集团中排名第一,位居首届全国文化企业30 强出版发行类之首。集团旗下有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凤凰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等9家专业出版社,年出版纸质图书和电子音像出版物8000余种、报纸期刊24种。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图书发行机构之一,下属省内 82 家全资子公司和省外3家控股子公司,拥有图书销售网点近1700多个,年销售码洋总额86亿元,图书销售规模和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6年位列全国同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行业前列,被评为“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
在旅游方面,2008 年底,全省国家等级旅游景区已经达到 281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4家,4A级景区72家,数量均列全国第一。2008年全省旅游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省旅游总收入3265亿元,增长 15.5%;实现旅游增加值1450 亿元,增长16%;接待入境游客540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38.5亿美元,分别增长5.4%、11%;接待国内游客2.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30亿元,分别增长12%、16.8%。
(2)重点城市情况
从产业聚集的情况来看,目前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先的地区是南京、无锡、苏州等三个城市。
南京 2006年9月,根据《关于加快发展南京文化产业的意见》,南京市政府制定了《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南京市文化局工作人员的报告,南京市的各类产业资源正在逐步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产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按照国家统计口径,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 2004 年为 58.63 亿元,2005年为73.48亿元,2006年为 90.67 亿元,2007年为111.65亿元,分别增长25.3%、23.4%、23.2%;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04年为2.84%,2005年占3.05%,2006年占3.27%,2007年为 3.4%。2008 年上半年,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 61.66 亿元,约占南京市GDP的3.5%。2008年,南京市软件产业增长迅猛,实现销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售收入468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总量占全省的1/3。有8家企业进入中国软件百强行列。
信息服务业、会展旅游、文化创意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局面。2008年,全市举办各类会议、展览、节庆共计8300多个,同比增长35%。会展拉动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给南京市交通、酒店、餐饮等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动漫产业稳步推进。2008年南京软件园、江苏文化产业园、南京数码动漫创业园等3个南京市的骨干动漫产业园区入驻动漫企业53家,员工3500多人。全市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动画片生产14部、6297分钟;对外加工生产动画片22部、2016分钟;出口动画片6部(116集)、1514分钟、销售收入1596.96万元。南京原创动画片生产跻身全国第五位,江苏省第二位。演艺产业在改革中奋力开拓市场,取得不俗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2008 年南京地区各类营业性演出 11573 场次,观众数约230多万人次。全年办理并组织实施对外文化交流项目36批次、529人次,分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视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08 年,南京市各类建成和在建文化产业园区41个,投资总额近80亿元,全市文化产业园区占地面积近2500亩,建筑面积约250万平方米。全市园区经营管理人员近千人;逐步形成了现代艺术创意基地、综合型创意产业基地、网络游戏与动漫创意基地、影视创意基地、传统书画艺术创意基地、民间工艺创意基地、传统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基地等七种主要类型。全市各类文化产业园入驻企业达到688个,其中纳入国家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文化企业580个,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占总数的84.3%,在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园区中,文化企业占比最多的已经达到了100%。
无锡 近年来,无锡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文件,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7年,无锡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为447亿元,实现增加值151亿元,比上年增加了 41.8%,占 GDP 比重达到 3.92%。全市有各类文化企业近 7000 家,一个多层次、多门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产业体系日趋成熟。2006年10月,无锡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十一五”期间的八大文化产业工程,其中第一大工程就是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建设。该工程重点建设新区创新创意产业园和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两大园区,逐步形成动画产品加工、研发、制作、运营和衍生产品开发产业链,规划到2010年无锡卡通产业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根据2006 年 4 月开始实施的《无锡市政府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规定,无锡市设立市、区两级动漫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十一五”期间每年总额不少于20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动漫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动漫原创项目的补助,以及动漫获奖作品的奖励等。凡入驻园区并被认为为扶持单位的动漫企业都可享受该文件规定的各种优惠政策。在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无锡市以动漫产业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园、江苏江阴文化创意产业园、江苏宜兴文化创意产业园、江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先后落户无锡。动画片《东方神娃》、《尾巴梦幻曲》、《秦汉英杰》等动画原创作品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原创数量从 2005 年的 1部、312分钟到2007年的12部、7158分钟,在省内名列第一,全国名列第五。演艺、电视剧生产、会展业形势喜人。每年市场化演出3000余场,观众180万人次。大型舞剧《红河谷》、《西施》、锡剧《江南雨》、《霞客行》、滑稽戏《亲亲一家人》,多媒体舞台剧《玉飞凤》等好戏连台。拍摄了《出水芙蓉》、《中年计划》、《大人物》、《遍地英雄》等10 余部电视剧,均在央视和省电视台播出。成功举办了“吴文化节”、“惠山庙会”、“中国动漫卡通高层论坛”、“无锡国际动漫版权交易及投融资洽谈会”等大型会展活动。
目前,无锡市正在积极规划、引导、建设一批集文化娱乐、餐饮、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文化休闲区,建成崇安寺生活步行街、南禅寺文化商城、1912 酒吧休闲长廊、新天地休闲广场、太湖半岛文化休闲广场、湖滨路酒吧一条街等“十大特色文化休闲区”。今后一个时期,该市将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动漫游戏振兴基地和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无锡软件园、新区创新创意产业园、崇安区文化创意产业园、锡山区鹅湖数码动漫基地等“十大文化产业基地”。
苏州 在加快“两个率先”过程中,苏州市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全市文化科技、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台常务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沈阳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成都厚鲸集装箱租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安德龙国际物流集团
- [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逆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天津海铁联捷集团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LLC ST GROUP
- [常务理事单位] 宏图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哈萨克斯坦Falcon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和泰源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战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亚华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海晟(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西格玛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