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国际铁路运输行业大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陆桥文库

广告宣传与业务推介,手机及微信:13951259812

科学规划布局 促进港口全面发展

2013-12-03 17:37:21
大陆桥物流联盟公共信息平台

 “十二五”时期,是连云港港深入贯彻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加快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重要时期,也是连云港港口集团建设东方强港、构筑和谐家园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家、江苏省、连云港市对连云港港的发展定位和要求,应对日趋加剧的国内外港航竞争形势,连云港港口集团必须依据有关规划部署,科学谋划企业发展目标、路径和措施,并就有关重大问题进行规划布局,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服务港口建设发展。ojW大陆桥物流联盟

目前连云港港发展总体情况ojW大陆桥物流联盟

连云港港口业务规模和领域快速拓展,形成了港口装卸、现代物流、建设开发、临港产业、综合服务五大板块,经营规模迅速扩大。
 
连云港港口建设突飞猛进,通过能力大幅增加,港口功能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主体港区建成25万吨级进港航道和旗台30万吨级矿石码头、庙三突堤集装箱码头等骨干生产性泊位,港口等级升至30万吨级;完成港区铁路1050站场及电气化改造,形成日均2 500车装卸车能力。以30万吨级航道建设为龙头,连云港区功能布局调整优化,两翼港区中的赣榆港区已于2012年实现开港,徐圩港区也将于2013年底开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连云港港科技进步工作得到加强,信息化应用水平快速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港口建设初见成效。强化推进科技创新,深入开展“油改电”项目,船用岸电系统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油气回收技术和装置,应用节油、节电、节水等操作与控制技术,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大力开发和集成生产、办公、通关、贸易等信息系统,其中,网上营业大厅管理系统实现了调度、财务、商务管理信息共享,分析、决策、授权三位一体,在全国沿海港口处于领先地位,连云港港口集团获全国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省市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等称号,数字化港口建设快速推进;按照国家环评、环境监理和海洋生态保护等要求,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港口建设迈出新步伐。
 
连云港港和谐企业构建平稳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得到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企业员工归属感进一步强化。以保障职工切身利益为根本,突出企业文化引领,着力抓好职工民生改善,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年金制度、离岗休养职工生活保障机制,启动了职工住房补贴发放工作,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开展“名师带高徒”、“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等活动,选树新时期的劳模典型,制定并实施了班组长三年培训规划,成立了班组协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职工体育示范单位”、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形势下面临的形势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是我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时期,是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期;是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实施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连云港港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加快建成区域性中心港口,更好服务江苏沿海开发和发挥桥头堡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时期。
 
1.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1)《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为连云港港的发展提供历史性机遇。《规划》明确提出加快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的江苏沿海港口群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陇海兰新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窗口,逐步形成亚欧之间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增强连云港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辐射带动能力。江苏省制订了实施《规划》的“三三五”阶段性目标,“十二五”时期是“三三”规划期,牵引江苏沿海开发的“牛鼻子”工程——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将分期建成,连云港港已经成为江苏沿海开放的龙头,港口战略地位的提升,必将迎来政策聚焦、资本聚合、项目聚集的历史机遇。
 
(2)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深入实施,为连云港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要求要“以连云港港为核心,联合南通港、盐城港共同建设沿海港口群,大力发展国际航运和现代物流,增强为中西部服务能力,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互动的加强,江苏沿海开发步伐的加快,连云港港必将分享长三角地区产业扩张、转移、升级所带来的综合溢出效应,加快集装箱业务发展。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与东部沿海地区深化合作的内在需求进一步增强,对江苏沿海地区出海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提出了新要求,也为连云港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3)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产业调整,国际间产业转移和区域间经济合作必将助推连云港港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恢复增长时期,随着我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江苏沿海地区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以及东北亚各国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连云港港南融长三角、北接环渤海、东临东北亚、西通中亚欧的战略区位,在世界经济大转型的机遇下,依托连云港区拓展商贸、物流、保税等方面功能,以港口吸引现代物流、航运等服务业集聚,依托赣榆、徐圩两翼港区拓展临港工业开发功能,以港口吸引“大进大出”和“两头在外”的临港工业集聚,为以海铁联运为特色的连云港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4)事关港口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集疏运体系将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形成并投入使用,必将推动连云港港的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连云港港集疏运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作为主要集疏运方式的铁路完成了港区1050站场以及电气化、布局优化改造,加上国铁直通运输的运作模式,运能有了较大提高;242省道以及连接外围高速路网的三条疏港通道陆续建成或开工;疏港航道通过烧香河、云善河与通榆运河相连,可通达灌河、京杭运河和长江等水运主通道,形成了以连云港港为中心、通江达海的水陆联运体系,将进一步提高连云港港服务腹地市场的效益。
 
2.面临的主要挑战
 
(1)港航发展的趋势对港口软硬件功能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现代港口面临着提供增值服务和拓展功能的新使命,“十二五”时期将是克服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加快转变港口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谋求港口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延扩张的物质层面上,必须从供应链竞争的高度深化对港口功能的开发,加快由港口生产建设向港口功能不断创新的第三代港口转变,抢占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相比之下,连云港港服务功能不够完善,面临较大发展压力。
 
(2)市场需求的趋势对港口发展的挑战不断加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走依靠内需之路,拉动经济增长由以出口和投资为主逐步转向以国内消费为主,但将持续扩大资源类货物的进口。同时,随着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出口方面也将从低端产品到较高附加值产品转变。这些因素使得我国沿海港口经历新一轮扩能改造之后,由于货源整体增速放缓,能力与需求的矛盾加大,将对连云港港吞吐量快速增长带来较大挑战。
 
(3)港际竞争的加剧使得连云港港的经济腹地逐渐压缩。在连云港港所依托城市产业不发达的情况下,铁路通道是保障港口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但是,“十二五”期间,随着山西中南部煤运通道、邯黄铁路、临哈铁路等相继建成,连云港港对中西部地区较之北方港口的运距优势逐渐衰减。与此同时,江苏沿海的大丰、洋口等港蓄势待发,连云港港腹地空间随之受到南北挤压。
 
(4)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对港口发展提出的软约束越来越大。在加快港口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保护环境已成为社会共识。“十二五”期间,在“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的发展形势下,连云港港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转变粗放、分散的港口发展方式,加大港口规模化、集约化建设,强化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努力促进港城和谐发展,成为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
 
(5)口岸查验能力建设不配套日益制约港口发展。连云港口岸查验单位现有人员是根据1997年以前建成开放的25个泊位编制配备的。1997年以来,口岸查验单位人员并没有根据港口发展需要及时配套增加,缺编矛盾较为突出。
 
“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方向及重点
 
“十二五”期间,连云港港将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等规划为依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连云港港南融长三角、北接渤海湾、东临东北亚、西通中亚欧的区位优势,以推动陆桥沿线地区、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为宗旨,以加快港口功能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扩大港口发展空间,提升港口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连云港港向功能不断创新的第三代港口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高效港口、生态港口、和谐港口,加快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围绕转型升级发展的总体目标,按照优质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向有成长性的业务集中、向具有全局性的项目集中这三个原则,通过深化改革、资本运作等手段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布局优化工作,做大港口装卸板块,提升现代物流板块,做强建设开发板块,拓展临港产业板块,初步形成以港口装卸业为基础,业务范围涉及国际物流业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逐渐形成向港口装卸业上下游产业链不断拓展的多元发展格局,通过规模化建设有力带动规模化经营,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形势下发展主要措施
 
1.多方合作建设港口
 
以深水化、大型化和专业化为方向,新建码头设施和老码头改造相结合,扩大港口能力、完善港口布局。此外,建设连云港墟沟作业区10万吨级航道扩建及延伸工程;加强码头及后方场地配套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实施连云港区非生产性设施整合迁出计划;建成港口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电力调度指挥中心。
 
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应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港口融资机制,实现国有、民营、外资以及自由资金的多渠道投入。要大力吸引国际上知名的码头经营商、船公司、货主来连与集团合作建设和管理港口,通过资本运作强壮港口,走国际化强港之路。要进一步发挥连云港港口股份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资本经营平台作用,持续滚动地从资本市场为项目建设募集资金,为集团经营性资产的增值提供有效的价值通道;深化金港湾公司与集团的融合发展,发挥好金港湾公司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融资平台作用。要强化与商业银行的银企合作关系,借助商业贷款、短期融资券、中长期票据、企业债等融资手段为港口建设投资提供资金保障。
 
2.物流发展牵引港口
 
物流的衍生服务是物流增值的重要途径。利用连云港港优越的区位优势,强化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建立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坚持专业化物流园区和综合性物流园区并举,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以港口物流园区产业集群做大市场,以放大物流效应做强功能,确定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战略布局。推进煤炭、木材、铁矿石、有色矿四大园区建设,通过形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以港口物流自身货源促进港口上量,实现大物流促进大港口的战略目标。
 
突出集装箱优先发展战略,做强海铁联运品牌,加快建设集装箱干线港。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船公司的战略合作,以快速发展的远洋干线为重点,以密集的近洋航线、内贸中转为特色,不断优化航线布局和航班结构。完善腹地场站布局,以陇海兰新铁路作为纽带,构筑沿线地区与港口间的供应链条,扩大陆桥及桥头堡影响,力争把连云港打造成为海上和陆上运输的枢纽。
 
完善保税功能,优化港口物流链。积极宣传推介,同国内外知名保税物流企业开展合作,争取吸引多家企业落户保税物流中心,开展出口保税监管业务,同时拓展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配送及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功能,加快成为区域性的国际采购中心、国际分拨中心及国际配送中心。
 
3.转型升级促进港口
 
在增强传统的装卸、仓储、转运等功能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商贸、物流、航运综合服务等第三代港口功能。依托金港湾物流园区构建以专业化商贸市场为特色的临港商贸中心,搭建面向国际贸易服务的港口商贸、展销、商务一体化平台。大力发展融资物流,吸引物流向港口汇聚。
 
4.科技创新支撑港口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港口转型升级,采取科技重点攻关、产学研用联合攻关、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形式进行自主创新,重视科技人才培育和激励,加速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在建设“两型”港口和实现低碳发展方面迈出新步伐。
 
加快推进港口信息化。面向第三代港口建立完善港口综合信息平台,以信息化推动港口经营管理创新和产业升级转型。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建立航道、泊位、堆场、设备、集疏运等港口生产作业能力模型,建设港口生产业务计算机辅助决策平台,最大程度发挥港口资源承载能力。二是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基于物联网的港口智能物流调度平台,提高生产一线信息采集自动化水平,推动码头生产调度向精细化和柔性化方向流程再造,使港口形成高效、安全、低排放、精准、柔性的强大生产组织能力。三是完善集团化管控体系及相关信息平台,深化应用基于工作流机制的网上协同办公和财务预算资金一体化管控,启动实施建设开发板块的业务管理信息化,建成风险管控、绩效管控、财务业务一体化管控、决策分析等相关体系及其信息平台。四是加快推进港口物流信息集成,建立港口一站式网上电子商务与客户服务平台,进行全集团业务办理和客户服务总体流程再造;推进连云港电子口岸建设,加速实现口岸信息资源整合,进一步推进连云港区域性口岸大通关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多式联运EDI应用,建设港口物流商贸信息平台。五是依托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区—港”联动国际物流运输新模式,推动港口与上下游物流供应链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和整合。建设内陆“无水港”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交换平台,以异地便捷通关为目标,为内陆场站提供通关信息服务,并实现“区—港”业务有机协同。六是推进全港信息化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港口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网络信息安全、可靠性能。
 
提高港口生产建设科技含量。顺应“数字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大现有设备自动化改造力度,大力推进“油改电”工作。按照低碳、环保、节能的要求,重点改进木薯干、镍矿、大件、木材、粉尘物料等货种的作业工艺,做好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设备选型,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又好又快地推进港口生产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协会聚集科技人才的作用,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港口的要求,围绕港航领域亟需破解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力争再出一批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明显的自主创新成果,促进连云港港口加快从技术输入型向技术输出型转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港口。积极推广码头船用供电系统节能减排改造工程,实施绞吸船绞头变频电力驱动改造、木薯干卸船工艺防尘改造、焦炭专业化泊位系统线改造、龙门吊油改电节能改造以及矿石码头节能减排示范工程等工程,逐步更新改造能耗高、效率低的老旧设备;在港口辅助区全面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治理高次谐波,提高港区电网供电质量。改造和新建港区污水管网和处理厂;建设船舶垃圾接收站,改造船舶垃圾处理设施。完善港区CCTV监视监控系统,推进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健全港口环境监测体系。实施港区绿化美化工程,积极采取新技术,解决粉尘及噪音污染问题;改善优化道路配套设施,减少道路抛洒和粘带;调整港口布局,合理配置堆场,优化水环境及周边生态,提高港区环保水平。
 
5.加强管理力度 提升港口经营水平
 
加强集团化管控体系建设,做到有“收”有“放”,集团内部管理科学分权,既充分调动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又确保集团控制力,防范经营风险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确保经营效果。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顺应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和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突出集团作为全局谋划与战略决策中心、生产调度与商务统筹中心、资本运营与资源配置中心、组织协调与服务指导中心、体制机制构建中心、企业文化培育中心的功能定位,进一步调整集团总部机构设置,划清并理顺部门职责,规范工作流程,确保规则清晰、权责一致。同时,按照港口装卸、现代物流、建设开发、临港产业、综合服务五大板块的总体布局,科学界定各业务板块企业范围,健全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各业务板块企业互补发展,错位竞争。
 
全面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并实施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推行过程考核、事故否决的考核评价制度;修编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隐患排查治理和危险源点管理为立足点,加强应急管理,完善预案,加大投入,强化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推进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和安全监控体系建设,提高全员安全风险辨析与防范能力。
 
完善业绩考评体系。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财务、信息等控制以及战略、计划、预算、业绩等管理,确保运作过程与结果的有效控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收入、利润等指标协调联动、权重相宜的业绩考核体系,探索长效督查落实机制构建,严肃“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规则和程序,确保执行到位、内控有力、监督有效。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分析港口生产经营和职工队伍整体情况,构建高效、合理的人力资源体系。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针,多种途径培养和吸纳物流运作、港航建设、资本运作等专业人才,以薪酬福利、岗位事业等方式留住人才,完善公平规范的用人机制,保障管理团队的稳定性与合理的流动性。特别是要重视港口生产建设亟需的技术工人队伍建设问题,多渠道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以技工学校、人力资源市场、名师带高徒为切入点,拓展一线紧缺技术工种岗位人员的培养与引进渠道,加大熟练工种人员转岗培训工作力度,推进优秀劳务人员技术工种岗位技术技能培训,建立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制度,完善技术职务津贴制度,培育更多的知识技能型、创新型、复合技能型优秀技术工人,加快形成适应港口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储备。
 
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根据港口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情况,通过多种形式改善职工生活,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职工。进一步调整职工收入分配结构,兼顾效率与公平,按照“提低、扩中、控高”的原则,加快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完善“困难救助、医疗救助、职工子女上学救助、诉求受理、法律援助”的综合帮扶体系。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员工高素质、管理高境界、效益高水平、文化高品位”为目标,建设桥头堡文化体系,强化“完善文化理念定位、提高制度文化效能、强化品牌文化意识”等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建设,开展企业文化、班组文化、民主管理、工人先锋号、和谐单位等示范点创建活动,创建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切实变文化力为生产力,为港口集团长远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6.积极开发两翼 拓展港口发展空间
 
两翼开发是连云港港口拓展发展新空间、促进港工城互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港区功能优化布局的必要前提。
 
赣榆港区以服务后方精细化工、加工工业等临港工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为后方临港工业和腹地经济服务的综合性港区,以液体散货和散、杂货运输为主,预留发展集装箱运输。目前,赣榆港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钢铁、化工、生物、机械制造等产业基础。2012年年底一期工程3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和1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品泊位(水工结构按照15万吨级预留)实现简易投产和开港,今年开工建设10万吨级航道,下一步将推进二期工程建设和争取口岸开放;配套开发港口物流园区,申报省级物流园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等相关政策。
 
徐圩港区依托临港工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腹地经济发展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以干散货、液体散货和散、杂货运输为主,并预留远期发展集装箱运输功能。港区及后方环境容量较大,主要发展石油、钢铁、煤炭等工业及上下游配套产业,形成港口与工业互动发展的产业集聚带。2012年建成了10万吨级航道,2013年将建成一期工程2个10万吨级泊位,“十二五”期间争取开工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工程15万吨级2个通用散货泊位。
 
(作者单位:连云港港口集团)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陆桥物流联盟公共信息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大陆桥货物运输及物流行业品牌价值金榜企业
国际铁路运输货代
全球国际铁路运输行业大会

关于大陆桥网 | 联系我们 | 诚征英才 | 欢迎合作 | 法律声明 | 刊物索取 | 企业文化 | 广告服务 | 合作联盟 | 新闻中心 | 我要链接 |

国际铁路运输网 | 中亚铁路运输网 | 中俄铁路运输网 | 国际多式联运网 | 中欧班列网 | 铁路运输网 | 国际公路汽运网 | 大陆桥物流联盟官方QQ群:179355516

Copyright © 2011-2024 大陆桥物流联盟公共信息平台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3187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3

国际铁路运输,大陆桥物流联盟公共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