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中亚东干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有生力量
2014-07-15 10:09:00
Landbridge平台
“在古丝绸之路两旁散居的15万多东干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有生力量。”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国杰年届七十,但一谈到“东干人”这一话题,精神抖擞。
东干人的先辈是100多年前由中国陕西、甘肃等迁移至中亚的回族民众,在苏联的民族普查中,他们被称为“东干族”。“东干”是汉语“东岸子”的音译,“东干人”就是陕西方言“东边的人”。
东干人百余年来与中国故土音讯隔绝,在汉字失传的情况下,他们艰难地传承着华夏文化,坚持使用陕西方言进行交流。在这里,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岁时节令等还保持着清代时陕西的习俗。
王国杰被称为中国“东干研究第一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他几次到中亚实地考察,收获颇丰。
中国新闻社“新世纪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采访组日前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采访时,偶遇参加第二届东干学研讨会的王国杰。他评价称,东干人是一支有个性、贡献突出、在中亚经济地位较高的社会力量。
据王国杰介绍,中亚的回民居住呈现小聚居大分散的特点。“我知道的回民聚居点有28个,现在还有新增加的,估计有30多个点。古丝绸之路两旁散居着15多万东干人,这非常有价值。”
“他们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生力量,很多东干人可以直接当翻译。”王国杰认为东干话和普通话相近,虽然有差距,但交流起来比那些不懂汉语的人好多了。
东干人还是联系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往来的桥梁。许多东干人自己有企业,他们的其它民族的朋友也有企业,“这些企业可以加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
王国杰说:“东干人现在西安、兰州及北京学汉语的青年人非常多,此次来到吉尔吉斯,很多人表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到中国学中文”。
中国国务院侨办两年资助了160名学生到陕西师范大学学习。“这些孩子到中国学习,圆了东干数代人回故乡学习的梦,很多人知道了自已的家乡在哪儿。”
他认为,在中亚,东干人是与中国陕西、甘肃及新疆交流最活跃的群体。
“东干人靠种植业和经商贸易这两项立足中亚,一直都是中亚经济活跃、文化独特的民族。”王国杰说,中国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希望国内和中亚东干人的联系、合作更上一层楼,也希望通过此次采访让更多的人了解中亚,了解中亚东干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台常务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沈阳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成都厚鲸集装箱租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安德龙国际物流集团
- [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逆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天津海铁联捷集团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LLC ST GROUP
- [常务理事单位] 宏图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哈萨克斯坦Falcon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和泰源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战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亚华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海晟(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西格玛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