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一带一路”战略应避免三个误区
2014-07-22 10:58:05
Landbridge平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主任 王辉
自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出访中亚、东南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以来,国研中心就开始组织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在国家发改委的牵头下参与课题论证,迄今已九月余。无论是在今年4月的博鳌论坛,还是在刚刚召开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我国国家领导人都反复提及“一带一路”战略,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理解“一带一路”战略,不能简单地仅仅从市场、经贸的角度去理解。诚然,经贸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抓手,但“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是中国在现阶段统筹向东向西开放、深化与沿线各个国家的经贸、人文、生态、科技、教育等各领域合作,从而构筑一个全方位开发格局的国家战略。
“内热外冷”的推进现状
我们看到,可喜的是,在国内,从当前各方的反应来看,无论是中央部门、地方政府,还是学者、媒体,对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普遍形成了高度的共识,非常认可。地方政府表现了极大的热情,纷纷希望加入到这一国家战略中,借“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实现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历时九个月的论证后,尽管还存有争议,但“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内容已有了阶段性成果。甘肃和陕西等省份甚至已经启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工作。兰新高铁即将建成通车,这不仅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也是向东辐射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
不过,我们同样应该看到,与国内之热相对应的是国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向西,随着乌克兰、中东欧形势的动荡,以及5月29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正式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等,我国在向西战略通道的建设中遇到了一些微妙的、不确定性因素。向南,越南是我们向南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的战略节点,目前双方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及紧张局势,为合作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在东盟方面,我们的战略推进也遭遇了一些阻力。
因此,在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下,在国内地方政府的热情高涨下,面对这样一个宏大设想与长远规划,如何切实推进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将其规划落到实处,是我们首要面临的问题。
需要避免的认识误区
我个人认为,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上,首先应避免三个误区。
第一,避免将“一带一路”视为一个简单的、单纯的经贸战略,而忽略了其强调各领域合作交流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内涵。
第二,避免将“一带一路”视为简单的扩大对外投资、抢占发展中国家的战略,而忽视了其推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内涵。
第三,要避免各个地方借用这个主题来简单地重复“招商引资”的老路,从而在“一带一路”的旗帜下盲目上马、扩张低效率的投资,而忽略了其推动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以开放促改革、促转型的内涵。
稳妥务实的推进策略
为了避免这三个误区,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扎实、务实地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第一,远近结合。即把推进“一带一路”的近中期发展目标、战略目标与国家长远的、核心的战略紧密地结合起来。近中期目标可以从经济发展上出发,但需要跟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现在我国经济处于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过程中,需要开拓市场,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去拓展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关联国家很多都是发展中国家,与我国存在着发展结构的差异以及资源结构的互补。我们应充分研究战略相关联国家的比较优势、相对优势与我国的互补性。比如,中亚一些国家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对我国的钢铁、水泥产业需求,而这恰恰又是我国产能过剩的行业。把我们过剩的生产能力转移出去,符合双方的利益。再比如,中亚五国是“一带”的核心,但五国之间的经济发展高低差异很大,对中国的诉求不同,我们对各国的资源依赖度也不尽相同。那么在各国的关系推进方面,不仅要考虑到这一点,还需要考虑欧亚同盟关系,考虑与俄罗斯的关系。对于这些,都不能简单地从经贸的角度去考虑,而需要用战略性思维去论证。
关于“一带一路”的远期目标,可以注意到,在国家领导人的论述里面提到比较多的一个词儿,是“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主要是要以利益契合点为基础,“命运共同体”是双边或多边合作的最高级境界。而这种“共同体”的精神,就是“一带一路”的长远战略目标。我们强调, “一带一路”推进的合作主题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发展不仅在于在经济发展,还有社会发展、人文发展等方面。“共同体”概念可虚可实,可远可近,我们需要在一个大的框架战略之下,考虑每一步要实现的目标、路径及手段,有系统、有步骤地推进,这样可能会更好。
第二个方面是新老结合。“一带一路”战略不是我们现有发展战略之外的、无中生有的概念,而是我们现有战略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阶段,继续往前进的新战略。所谓的“新”与原来的“老”相衔接而非相独立。比如,我们在“一带一路”战略与“西部大开发”紧密结合,但仅仅“西部大开发”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增长升级的新层面。
比如说“一带”,新亚欧大陆桥在连云港(601008,股吧)可以跟东向的开发战略,如亚太经合组织等实现更紧密的结合。再比如,云南的区位优势很明显,在于东南亚方向的合作很有优势,而且云南也在长江经济带上,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有所衔接。相近似的还有重庆,也在“渝新欧”、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都将有所衔接。更典型的还有上海,我们今天意义上真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为上海。她是中国海上合作、海上经贸的龙头,那么上海浦东的开发,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就必然要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有所衔接;等等等等。核心就是要要把“一带一路”战略跟与现有的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把一盘棋做活了,带动一个更大的棋局,做得更好。
最后一个我想谈的是软硬结合。“一带一路”是一个统筹开发、构筑全方位开放格局的战略。在过去30年中沿海开放是我国经济的单引擎,现在则是冀望于启动沿海与内陆的开放双引擎。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带”的建设,西部从过去开放的“后方”变成了开放的前沿,其重点不在于规划了多少项目、设施、路、平台、会议等等硬性的、有型的指标,而是构筑中西部对外开放的经济体制,提高中西部经济运行效率,使我们的经济更有活力、更有效率。
总而言之,理解“一带一路”的核心,是坚决贯彻其战略思想,凸显战略位置。落实的原则,则可以简单归纳为八个字:积极稳妥、扎实务实。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台常务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沈阳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成都厚鲸集装箱租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安德龙国际物流集团
- [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逆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天津海铁联捷集团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LLC ST GROUP
- [常务理事单位] 宏图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哈萨克斯坦Falcon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和泰源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战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亚华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海晟(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西格玛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