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为“一带一路”发展注入“新动力”
2017-04-21 10:11:49
Landbridge平台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中欧班列、中亚班列显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截止目前,中欧、中亚班列已累计开行3700多列。国际班列的增加,搭建了国际货运班列“大动脉”,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笔者认为,中欧、中亚班列开行短短的六年便获得飞速的发展,成为了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先锋军”,必然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
首先,搭建了国际货运班列“大动脉”,实现了沿线国家之间的道路联通、物流畅通。自2011年以来,我国成都、重庆、西安、郑州、武汉、义乌、昆明、南昌、兰州等城市,陆续开通通往欧洲和中亚地区的铁路运输服务。目前,已有超过10条发自中国不同地区的中欧班列横贯欧亚大陆,这些班列经由东、中、西部三条国际大通道直达欧洲,为更好地适应中亚、中欧贸易和人员往来大增的需求,推动我国与中亚、欧洲乃至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
其次,加快了运输实效,降低了运输成本。中欧班列主打就是货物运输,对货主来说,这么长距离的国际间运输,时间越短、运价越低就意味着利润空间越大。以中欧(重庆)班列为例,时间快、手续方便让平行进口车成了重庆车商的新宠。借助渝新欧国际大通道,进口汽车不再中转天津,而是直达重庆。从欧洲进口回国的车也不再重复关检,让中国内陆出口欧洲的货物比海运快了20多天,省下了时间,就是为货主创造了效益。
再次,“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互联互通还为带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快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历史机遇。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将丝绸之路从原先的“商贸路”变成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促进了人员流动和资源贡献,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互联互通还为中国企业加速对外投资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硬件环境,一些国内企业,特别新疆、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广开思路,家电、纺织、水果等商品逐步打开了国外市场。同时,国外优质商品的不断涌入,也对国内商家也提出更严酷的考验与竞争,对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展现,物流运输在国与国之间必将变的更加重要。六年来,中欧班列的不断发展为促进“新丝路”发展增添了“新色彩”,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力”。我们也希望,“中欧班列”能够健康发展,真正成为国内外客户认可的品牌,实现大国之间的共赢。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台常务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沈阳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成都厚鲸集装箱租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安德龙国际物流集团
- [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逆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天津海铁联捷集团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LLC ST GROUP
- [常务理事单位] 宏图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哈萨克斯坦Falcon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和泰源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战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亚华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海晟(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西格玛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