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车增长183%!广州国际港中欧班列缘何持续爆单?
2023-03-15 09:50:49
Landbridge平台
汽笛声声,班列轰鸣。
3月13日上午,一列满载着11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广州国际港缓缓出发,驶向白俄罗斯明斯克。本趟班列运载的主要是珠三角企业生产的液晶电视机、数字液晶成套彩电散件等,货重约349.93吨,货值515.39万美元,预计20天后抵达白俄罗斯明斯克。
古有丝绸之路驼铃阵阵,今有“钢铁驼队”驰骋不息。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开行中欧班列1.6万列、发送16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0%,充分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
近日,记者走访位于白云区江高镇的广州国际港了解到,今年1—2月,广物中欧班列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共开行68列,同比增长183%,全力服务广东“稳外贸”大局,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新动能。
海运空运恢复,中欧班列为何仍一舱难求?
从电子产品、工业原材料到服装、家用电器……一趟趟中欧班列从广州国际港鸣笛始发,一箱箱货物送往俄罗斯、中亚、欧洲等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
“中欧班列比海运更快,比空运便宜,弥补了国际物流的运力空白。”广东广物国际物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粤湘表示。
2020年开行111列,同比增长63%;2021年开行141列,同比增加27%;2022年开行356列,同比增长152%……疫情防控期间,在海运空运受阻的情况下,广物中欧班列发挥人员接触少的优势,主动逆势增开班列频次,承接了大量海运、空运转移货源需求,为包括华为、美的、格力电器(37.300, 0.36, 0.97%)等知名企业在内的12000家外贸企业提供出口服务,维护了国际供应链的稳定。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广物中欧班列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今年至2月底,广物中欧班列已开行68列,同比增长183%。开行列数连续三年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开行列数全省第一。广州地区开行中欧班列已由过去1个开行点拓展为现在的4个开行点,开行密度由过去一周两列提升至现在的一天两列。
如今,海港、空港的运力已逐渐恢复至常态化水平,中欧班列为何延续火爆,一舱难求
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中欧班列已培育了用户习惯,大型直客和货代企业对“钢铁驼队”的高效稳定产生依赖。“尤其是对运量规模和时效性都有要求比较高的货物,客户会更倾向走中欧班列。”杨粤湘告诉记者。
深圳市大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商务运营采购中心高级总监叶丹也表示,“从广州到德国汉堡,海运快船一般要32天,中欧班列只需要18天到21天。广东制造的智能手机、电视、厨房家电、通信系统元件等高科技产品价值高、更新速度快,中欧班列的时效性和安全性就非常符合客户的要求。”
另一方面,中欧班列从广州开出,可以直接将货物运输到欧洲内陆城市,离客户的市场终端更近,免去了从海港转陆运的时间和成本。“尤其是眼下国际油价大涨,绿色环保的中欧班列,性价比优势更明显。”叶丹提到。
截至目前,广物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870列,货值约270亿元人民币,形成了“多线开行、多点集运、多式联运”的集疏运网络,实现东、中、西线路全覆盖,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磨憨口岸全贯通,现有38去5回共43条开行线路。
值得一提的是,广物中欧班列发运的货物中,90%以上由珠三角企业生产、加工,成为推动“广货广出”的金字招牌。
数字化站场,卡车一进一出仅需20分钟
每天下午2点到凌晨4点,广州国际港便进入作业高峰,火车装卸车作业、集卡装卸柜一片繁忙。
一辆辆集装箱卡车(简称“集卡”)有序驶向装卸作业区,各种颜色的集装箱整齐地排列在广阔的站场上。高大的龙门吊吸附起集装箱,巨大的机械臂在空中旋转,缓缓地将它们从卡车上吊起,最后稳稳落在列车上。
“这个站点很先进,一进一出真的非常快,我们都爱来。以往去别的场,光是排队进场都要十几分钟。”集卡司机章先生告诉记者。
得益于由中铁联集开发的“数字堆场辅助支持生产系统”,一辆集卡从进入广州国际港到完成装卸,全流程仅需20分钟,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集卡司机进站时前,要完成预约,通过与车站平台信息比对,初步核实运单情况和货物装载情况。记者在现场看到,司机在智能大门扫描进站,设备弹出带有箱号位置的信息小票,司机可以轻松找到提卸柜位置。
即便是最繁忙的时段,总占地面积约2598亩的广州国际港,也只需20人在岗,相比起老式的集装箱铁路场站,人力需求减少了一半。中铁联集广州中心站副总经理钟祥智告诉记者,“广州国际港不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去引导司机,依托自动化的信息系统,就能实现快提箱,准落箱。”
集装箱作业区场站在引进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铁路场站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自主设计建设。钟祥智表示,目前已投入建成2线束4条有效长各810米的集装箱装卸作业线,配备6台现代化的专用集装箱龙门吊设备与1台正面吊设备,可同时进行4整列集装箱班列的装卸作业,使作业效率比其他货场有显著提升。
超级无水港,打造广州“第三货运枢纽”
2022年,广州在极其困难的形势下稳住了开放型经济的基本盘,是消费、外贸、外资三大指标唯一都实现正增长的一线城市,背后离不开广州强大的国际物流枢纽硬实力的支撑。
以广物中欧班列为例,依托广州国际港强大的吞吐能力,目前已开行了国际邮包班列、精品班列、跨境电商班列、直客拼箱班列、海铁联运班列、回程班列等,形成全省发运模式最丰富和班次最稳定的发运格局,为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了链通世界的重要物流通道。
白云区提出,今年重点打造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白云站、广州火车站、广州国际港“四大枢纽”,把“枢纽流量”转变为“经济增量”。其中,广州国际港将建设“国家商贸服务型枢纽”,打造20公顷的中欧班列融合创新产业(61.430, 2.06, 3.47%)园,引入国际商贸、智慧物流等产业,建设链接“一带一路”沿线、畅通多元贸易的中欧班列融合创新产业园,服务全市高水平对外开放。
广州国际港是全国18个铁路一级集装箱中心站之一,是目前广东省唯一、华南最大的国家级铁路货运站场,将打造为广州除空港、海港以外的“第三货运枢纽”。
园区距离广州白云机场约25公里,具备接驳空港的条件。同时,根据地方政府规划,将在北部园区西端靠近白坭河附近的三角区块打造千吨级通航功能的内河运输港口。
交通物流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当前,广州正着力打造“全球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最具竞争力”的国际物流中心,围绕空港、海港、陆港打造大枢纽,构建起立足粤港澳、辐射亚太、面向全球的综合物流大通道。
从长远规划上看,广州国际港还将接轨广州南沙港深水码头,形成全国首个集合高铁、公铁、空铁、水铁、海铁等多式联运为一体的综合性、全天候交通运输枢纽,作为广东省珠江东西两岸的重要陆上国际货运“双子星”枢纽之一,对发挥陆上丝绸之路的外向服务功能,促进地区物流体系及经济发展、进而带动提升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来源:大湾区)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稿件为引述消息报道,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台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纠错热线: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台常务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沈阳陆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成都厚鲸集装箱租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安德龙国际物流集团
- [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逆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陕西远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天津海铁联捷集团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LLC ST GROUP
- [常务理事单位] 宏图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哈萨克斯坦Falcon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和泰源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战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亚华集装箱堆场
- [常务理事单位] 海晟(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常务理事单位] 俄罗斯西格玛有限责任公司